居民调解

推荐居民调解

暂无推荐居民调解

患者邵在梅在中南医院住院10天死亡申诉

申请人:魏苏

被申请人:中南医院肿瘤一科

相关证据:下载

申请事由:[ 医疗纠纷 ]

申请时间:2013-10-17 13:52

 

对患者邵在梅在中南医院肿瘤一科住院死亡的申诉

我老伴邵在梅于2013年5月31日因右颈部有一肿块,到肿瘤门诊看病(因2011年3月在肿瘤科18楼做过直肠瘤手术,所以看肿瘤科)由专家杨国樑教授接诊,当时杨教授做了一个血常规检查,我们询问时,杨教授说颈部的肿块应该与先前的直肠手术没什么关系。并收治肿瘤一科入院。我们办理了入院手续,但肿瘤一科没有床位,我们就回家等待。

当天晚上患者开始发烧,我们连夜赶到中南医院急诊室,希望能入院,但服用退烧药后,退烧了未能入院,6月1日又反复发烧。2号看看情况实在不行,再次来到肿瘤一科,当时与肿瘤一科兰医生发生争执,我们希望能转其它科室以治疗高烧,兰医生要我们自己去急诊室,急诊室多方联系仍然未能办到。我们又返回肿瘤一科,当班刘护士给杨院长打了一个电话,11点来钟患者被收治入院。

2号一天只做了一个手指血检查,未做任何治疗,高烧两次都只是用冰袋降温。3号开始打针,只是注射青霉素,发烧两次仍然没有用药。开的双氯芬酸钠药4号才拿来。

从2号到8号,一直查不出高烧的原因,而病情却不断在恶化。9号转入ICU虽经抢救,但因前期延误治疗,已回天无力。11号早上6点20,患者即告去世。逝前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。处理了老伴的后事,我们家人心中有很多质疑,经到武汉市几家大医院找专家咨询,专家的意见大致认为“处置失当”。因此我们家人希望肿瘤一科对病人的死亡有个说法。

患者入院检查,3号的血液检查、CT检查都基本正常,为什么病情会这么快恶化。患者只到去世,仍然没有得出到底是什么病?在肿瘤一科的死亡记录上,初步诊断:颈部肿块性质待查1.直肠癌术后颈部转移2.恶性淋巴瘤。这都没有依据纯粹瞎猜。患者直肠手术是良性,两年来复查均无问题,这一点可问肿瘤科主任熊斌。而且5月31日杨国樑教授看诊时也说过:颈部的肿块应该与先前的直肠手术没什么关系。患者从入院到去世,颈部肿块一直都没有检查,我们家属提出来做穿刺,也一直未做,恶性淋巴瘤一说岂非瞎猜,况且就算是恶性淋巴瘤,也没这么快死亡。发热原因待查:高血压病、高血压肾病,2型糖尿病。我老伴从2011年手术后身体比以前还好,血压一直很稳定,这次入院多次检测,血压都很正常。患者的糖尿病平时控制也较好,入院后因服药不正常,所以血糖偏高,注射胰岛素后也趋入正常。患者入院CT检查肾也没有大问题。高血压肾病也没有依据只是一种猜测。因此我们认为,对于患者的病情,肿瘤一科根本没有谱。开始没有当成很大问题,就是普通治疗,准备烧退下来就进行颈部肿块手术,但高烧一直控制不住,手术也不敢做,在这犹豫间,病情迅速恶化,只好转ICU。但因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,使得病情无法控制。所以我们认为是肿瘤一科延误了治疗,造成患者死亡。

对于肿瘤一科的护士的医疗水平和服务态度我们也很不满意。老伴在18楼肿瘤科住过院,对那里的护士印象非常好,至今还记得一些护士的名字。那里的护士对病人很亲切,对老伴一口一个奶奶叫着,技术也过硬,服务也到位。可是肿瘤一科的护士连静脉注射也出问题。6月4日,患者注射左手打漏,手背都肿了,也没有护士来处理或是告诉家属怎么处理。6号那天上午9点半左右打针,一位姓罗的护士(别人叫她罗老师)过来找血管,弄了半天,扎了一次没成功,说是找个年轻的护士来打就走了。一个多小时没人过来,家属去催了两次,又来了一个护士,扎了2次还是没有成功,又跑了。又过了一会第三个护士来才注射成功。患者是重病人,每天要打针,为什么不安个套管,让病人每天受罪。由于肿瘤科不是诊治感染的专业科室,很多药开出来都要晚几天才能拿到。6号下午内分泌科来会诊,开了长效胰岛素,但针筒一直没给我们,7号晚上护士来要针筒注射胰岛素,我说没有给我们,护士后来不知用什么针注射的。8号护士又来注射胰岛素,还是没有针筒。后来拿来了针筒,却没有注射针,护士让我去19楼借一个注射针。这些虽然是小事,但患者病情恶化很快,治疗就是与死亡赛跑,这些小事也会影响治疗,对患者不利。

 

对于患者邵在梅在中南医院住院死亡的几点质疑

一.          患者邵在梅是5月31日因右颈部淋巴肿块,在肿瘤门诊经杨国樑教授诊断,收治肿瘤一科住院。因无床位,6月2日才住进肿瘤一科。患者5月31日晚上开始高烧,入院后到5号仍然控制不住。5号下午胡伯民主任和我谈话,我就表示患者现在不是颈部淋巴瘤的问题,而是要控制住高烧的问题。胡主任也同意这个观点,说会采取措施尽快控制住高烧。6号血液科左主任来会诊,我就提出来是否转科室治疗。开始也准备转科室,但后来又没有转。我问小陈医生为什么不转科室。小陈医生说要等颈部淋巴瘤处理后再说。

7号晚上,麻醉科医生来通知8号手术并进行了登记交待了注意事项。我告诉他没有接到手术通知,麻醉科医生说他们接到手术通知,没有听说终止手术。但8号并未手术,胡主任说患者高烧不能手术。患者一直高烧,胡主任很清楚,为什么还是要动手术,结果又没做,因而耽误了转科室治疗,从6号到8号,这最关键的3天被白白浪费了。如果不是肿瘤一科这种犹豫不决,6号就转血液科治疗,结果可能就不会如此!

对于转科室一事,中南医院的回复是各个科室都能医治高烧感染患者,中南医院没有专门治疗高烧感染的科室,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转科室。但治疗高烧不退毕竟不是肿瘤科的特长,而且没有这方面的必须药品和设备。经会诊医师的医嘱再由肿瘤科去拿药,往往会耽误几天时间。比喻6月3日医师开的“双氯芬酸钠栓”很简单的退烧药,到5号才给患者。6月6日内分泌科医师开的长效胰岛素,8号才拿来给患者,8号护士来打针找我们要药,我们说没有给我们,后来护士拿来了药却没有针头,让家属到19楼去借。这种情况难道不耽误患者治疗吗?

血液科一位副主任说,医院没有专门治疗感染的科室,可中南医院明明有感染科,岂不是睁眼说瞎话!

二.        6号血液科左主任来会诊,在临时医嘱单上可以看到“留置针穿刺术”。患者入院后一直查找不出高烧的原因,从8号在血液科做的骨穿刺术结果来看,是恶性感染引发高烧,。为什么6号左主任留的医嘱做穿刺术,肿瘤一科到8号才去做。如果6号就去做骨穿刺术,就能早点知道是恶性感染。9号将患者送到ICU病房,医生告诉我们:因患者查不到感染部位,只能用目前最好的抗生素斯沃针来控制感染进一步恶化。只是患者感染严重斯沃针也已无法控制。既然ICU病房能用斯沃针来控制感染,如果肿瘤一科能早一点做骨穿术,早一点发现是恶性感染,早一点用斯沃针控制感染,患者也不会病情恶化到不治!

    对于这一质疑,中南医院的回复是,肿瘤科已经在对症治疗,做不做骨穿刺并不是关键。但患者高烧一直找不到原因,肿瘤科一直都不是对症治疗,骨穿刺确定是恶性感染,虽然确定不了感染部位,但起码可以确定对感染用药。肿瘤科在关键问题上耽误了3天时间。而且在患者的病历内没有见到8号骨穿刺的检验报告。

  8号晚上,患者出现呼吸困难,打氧气都困难,家属急忙找到值班医生,医生看后说,她(患者)不是这一点问题,问题多了。但值班医生只是给开了一针治哮喘的针,这支针药还是家属到19楼去借的。患者这是神智都已模糊,值班医生却没有采取抢救的处理。直到9号查房,才决定送重症监护室,9号中午才送去。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延误治疗!

三.        患者是颈部肿块住院,因为高烧,颈部的肿块一直未作处理。胡主任一直想手术,但患者高烧又一直不敢手术。我们家属提出做穿刺,弄清颈部肿块到底是什么性质。但肿瘤一科一直不做,一时说中南医院没有穿刺术,一时又说穿刺术准确率太低。结果直到患者死亡,也没弄清颈部肿块的性质。患者是因颈部肿块住进肿瘤一科,但却不是因肿瘤死亡。我们无法理解肿瘤一科为什么要把患者留在肿瘤科治疗不明高烧,治疗不明高烧,并不是肿瘤科的强项。为什么迟迟不肯转其他专业科室治疗。

四.           还有一点要澄清,医院要我们自己购买“白蛋白”,6月8号我们买了6瓶,每瓶50毫升,从医嘱上看8号注射了一瓶、9号注射了一瓶。还有4瓶9号转到ICU病房。10号ICU病房医生又要我们买了4瓶,从医嘱上看到患者死亡,只注射了2次,每次100毫升,也就是每次2瓶,一共用了4瓶。那么白蛋白应该还有4瓶。这是我们自己购买的药,没有用完是否应该对患者家属有个交代。是否有患者的药用不完就归医院所有的规定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患者家属代表:魏 苏

我们在2013年7月4日将申诉材料交给中南医院医务处,他们说要21个工作日答复,但直到9月9

日才通知家属见面,当时有5位医务人员参加,他们不承认延误治疗,双方无法达成谅解,因此我们家属只能走法律程序,给死者讨一个说法。

 

 

第 1/1 篇居民调解
只有登录才可以回复,立即 登录注册
华发